时间:2022-09-07 19:56:35 | 浏览:740
摄影、撰文:振宏
多年以前,云南普洱茶热闹过一阵子,原本普普通通的百姓饮料被吵得沸沸腾腾,有些高不可攀的神圣。还好,现在已经本本份份地回到了本来应该呆的地方。普洱茶出了名,茶马古道也重新被大家关注起来。搞清楚了茶马古道的版图后,才意识到如果要想沿着昔日的茶马古道大概走一走的话,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是不太可能的,避轻就重,选择了几个重要的节点,也能初略体会一下云南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普洱茶的主要产区
西双版纳地区是云南普洱茶的主要种植和生产地区,而以普洱茶命名的普洱巿曾经是茶马古道上普洱茶的主要集散地,并不是普洱茶主要的种植地区。
七月的版纳正逢雨季,离开昆明的时候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到了西双版纳却是白云蓝天,阳光明媚。空中看版纳,热带雨林葱莽,河流纵横。经过几代人的开垦,一些地表已经被改造成了大大小小的茶园。散布在群山中的村寨,仍旧保持着传统的建筑式样,与群山和谐地相融成为了一个整体!
空中俯瞰西双版纳
空中俯瞰西双版纳
大大小小的茶园
散布在群山中的村寨
到了西双版纳的景洪市,最好抽点时间去一趟野象谷。这是当地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其间几公里长的热带雨林空中走廊是一个可以从高处近距离地观看热带雨林的好地方,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如果在空中走廊上有幸看到在河谷中穿行的野象群,肯定是一件很值得骄傲自满的事情。
热带雨林中的空中走廊
能看到野象群的河谷
从景洪出发,沿国道G214西行,在通往南糯山的岔道口处有一个很小的集市,除了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水果外,就是几百年的老树普洱茶了,加之又陈放了几十年,自然珍贵得不敢多问价格,多看几眼也很知足了。
经岔道口向南沿着山道盘旋而上,沿途的热带雨林天气多变,忽雨忽雾忽阳,盛产茶叶的地方气候大都如此。一路上茶园标牌颇多,都冠于“xxx古树茶园”,这因国人现在大都喜旧又不厌新有很大的关系。一路走来,南糯山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茶山,茶园一个接着一个,茶树和树林也相互交错,共生同息。
行到半山腰的时候,路边见一名为石头老寨的村寨,各家各户的房屋都颇有规模,普洱茶被大家认可,看得出茶园主人也都很富足。
石头老寨
向路边的一个中年壮汉问道:“你好,想看看古茶树,哪里有啊?” 汉子手一指:“我的就在这个山背上,你去看吧!”
“茶树有多少年了?”
“记不清了,几百年了”
也是,以前这里的人就没把“古”当回事。沿车道转过弯后,只见一条只有脚宽的狭窄土梯,此时身后又传来了汉子的声音 :“上得去吗?”
“可以的,上得去”
见我爬上了山,汉子又道:“小心点,下来的时候到家里来喝茶!”
“好的,谢谢!”大雾中心里感觉到了一阵温暖。
进了茶山,发现没有路可循,只能沿着陡坡往上一步一步地慢慢爬,不一会就大汗如雨了。一面爬一面顺手摘了一片青茶叶放入口中,苦涩后是一丝丝的清甜,人也随之精神了许多。
百年的普洱茶树没有想像的那么粗壮沧桑,为了便于采摘和促发新芽,茶树一直被修剪,没有自由生长的机会。尽管这些老茶树身价不菲,但也要开花和结果。没有赶上采茶的旺季,下雨茶园也无劳作的人,只能外行人看看热闹了。
新发的古茶树芽
茶树开的花
茶树结的果
靠近茶林树屋的时候,雨大了起来,树屋下静坐避雨,看着远处的山,听着近处的雨,理一理散乱的心思,平一平呼吸,好好地休息了一下。起身准备离开茶园的时侯,抽空爬进了树屋,工匠的木工手艺不俗,木屋制作得相当精良,有机会在这树屋里住上一段时间,小日子应该很惬意。雨仍然在下,真有留客的意思。
茶园里的树屋
冒雨离开茶园,继续沿着山道往上走,雨越下越大,雾越来越沉,道路也越来越泥烂颠簸,路上也几乎见不到人了。几番努力,依然没有能找到南糯山出了名的千年古茶树王,只好放弃了。车到半坡老寨,山路仍一直向西南伸向连绵不断的群山中,没有再继续往前走,停下来静静地休息了一会,这里的海拔是1520M。
半坡老寨
传统傣楼
离开南糯山,返回国道G214继续向西行驶,然后转入县道J69向南驶向景迈万亩古茶园。横跨南朗河时,雨季的河水浑浊鲜红,浪花飞溅,湍急咆哮着向东南汇入澜沧江,气势摄人。
南朗河
跨过南朗河后,随即进入弯多弯急的山道,高度爬升得也很快,一路上人在云里和雾里穿行。终于雨停云也散开了,停车驻足观看远处的群山和云海,浩气滂湃,纵横万丈千里,再看云中的景迈大寨,似远似近,有些虚无飘渺。
云海
云雾中的景迈大寨
抵达景迈大寨的时候,天色已经接近黄昏,恰逢寨口修道,只好再绕山道进寨。行到景迈后山的万亩茶山的时侯,天际出现一片奇丽的晚霞,匆匆爬上茶山远望群山中的晚霞云海,身旁的茶园也飘来断断续续的茶香…....。
景迈茶山的晚霞
余辉下的茶山
进寨的时候天已经黒透了,找了一圈,敲开一家仍有灯光的饭店。主人重新生火做饭,美美地吃了一顿,真是饿了。饭毕,主人帮联系了住处,入住后才知道,现在是淡节,很少有游客。身处万亩茶山,感觉这地方那里都放着茶叶,和主人喝茶聊天,得知景迈山以万亩古茶园和云海而名,而冬季的云海最盛,也是旅游旺季,但现在是7月份,正逢多雨的季节,不太容易看到云海。闲话间,见主人家桌上有一盒普洱,外观很陈仓,随口问了问茶叶的年头,主人说,是老树茶,收拾老房的时候偶然发现的,应该存放了很久。告别的时候向主人家要了少些老茶,回房后继续滚水泡透,静静地尝了尝,自己品茶的水平不敢恭维,没能品出年头的沧桑,只好遗憾而眠了。
5点鸡鸣就被叫醒了,出寨子随意走了走,在路旁找了一个落脚的地方观日出云海,雾实在太大了,但还是挺幸运的,出现了十多分钟的日出云海,心里挺感恩知足的!
等了一个多小时,出现了十多分钟的云海
晨雾中的景迈茶园
景迈大寨的房屋沿着主街左右分布在山坡上,找到唯一仍在营业的早点铺,吃早饭的时候和店主傣族姑娘闲聊,得知景迈大寨为多民族聚居山寨,以拉姑、哈尼、傣族为主。早饭后继续在寨子里随步,许多临街的店铺都在装修,为冬季的旅游旺季做准备。
景迈大寨
在一间老屋前遇见一位拉姑族老妈妈,话聊得开心,老人家高兴地带我们进屋参观,老房屋为全朩榫卯结构,不禁赞叹起来。正称赞时,老人家说,这房住着的确很舒服,就是不防火,极容易发生连片的火灾。前些年就发生过一次,有人只顾了财物,却把小娃留在着火的房屋里了,结果没能及时救出来……。
传统傣楼的木结构房顶
景迈大寨完好地保留了一段茶马古道,其余的大部分已被改造成了大路,着实可惜。
茶马古道
历经世世代代的开垦,景迈山的茶园颇多,且古树茶园都分布在树林中。早晨阳光明媚,正漫步在茶马古道上时,隐隐约约听到路旁的古茶园里传出阵阵的谈笑声,顺声望去,只见几个村民若隐若现地在古树茶园里劳作。趟过齐腰身的草丛,穿过层层叠叠的蜘蛛网,终于看清了正在采茶的釆茶女,其采茶的动作快得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积极主动地上前向她认认真真地学了几招,动作虽然简单,但要熟练也必须勤学苦练,更难的是一面采摘,一面还需要分清楚,什么样的茶叶该采,什么样的茶叶不该釆,不少老树的茶叶长在高处,人就得爬上树采了…。
古茶园里的采茶女
不少老树茶需要人爬到树上去采
采了一会觉得自己还可以,问身边的采茶女需要我这号釆茶工吗?釆茶女道,这里一般都是亲戚间相互帮忙的。我赶紧补充说釆高处的茶叶我有些优势,釆茶女一笑,低头釆茶不答了,看来还是没有被相中。过了一会,釆茶女说,今年老树茶产量不如去年,这片古茶园有好几百年了。随后在她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棵千年古茶树。古茶树现在仍然枝叶茂盛,感觉正值壮年,摘了一片千年古茶的叶子放入囗中,马上感到一阵苦涩,苦涩过后是淡淡的甘甜,这应该是千年的沧桑味道吧!
千年的古茶树
在古茶园里采茶,非常的辛苦!飞虫小咬、蛛网、阳光、湿热、树枝划伤,爬高上树……,这杯中的茶,叶叶也皆是辛苦,喝茶,还是要慢慢地品!
告别采茶女,围着茶山转过几道弯弯,忽然发现一个古朴的山寨,寨子里清净整洁,石道、木房,青黑瓦,鲜有现代的痕迹。人在寨子里慢慢地走着,感觉已经回到了过去……。这里就是古朴的翕居寨。
古朴的翕居寨
古朴的翕居寨
傣族少女
时间到了正午,随性走进石道旁的一栋木房客栈里准备吃午饭,一个性格开朗、纯朴清新的妙龄傣族妹子迎了出来,问明了来意,很爽快地进楼下厨房做饭去了。饭好如席时,心里一喜,这是传统的傣桌傣凳,坐在小凳上吃饭,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可惜现在已经很少吃辣了,没有品出这顿地地道道的傣族风味的美食,感觉有些遗憾。
传统的傣桌
饭后继续在寨子里溜达,见俩位老人家在挑选茶叶,上前聊了聊,她们听得懂我说的,我却听不懂她们说的,老人家们自始至终都很认真地在说,认真地在笑,我也很认真地在听,认真地琢磨。
正在挑茶的老人家
晒着太阳淋着小雨,爬到寨子最高处的古庙拜访,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知识,但从庙宇的气势上看,这古庙不简单。天仍在出着太阳下着小雨,准备上路了。
翕居寨的庙宇
离开翕居寨,向东驶向普洱市,在200多公里的国道G214和省道S309上,沿途都是高山和大川,蓝天与白云,还有不期而遇的滂沱大雨,澜沧县道路旁出售的甘甜、清香且无涩的自然成熟的菠萝,都让人难忘。
茶马古道的中心交汇点
普洱市是以茶叶而命名的城市,茶园也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城市公园,公园也是可以出产茶叶的茶园,公园里釆茶女的装备也要比景迈大寨的完善不少。这里并不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相对出产茶叶而言,这里更重要的是茶马古道的中心交汇点,西双版纳的大部分茶叶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向东北经昆明而进入中原地区,向西北经大理、丽江而进入西藏地区。如今的普洱市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了,道路宽敞整洁,人也很和善,是宜居品茶的好地方。
普洱市的茶园就是公园
普洱市茶园里的采茶女
通往中原地区的茶马古道
那柯里镇是茶马古道向东北方向通往昆明的一个驿站,距普洱市大约30公里,是昔日马帮一天的山路行程。小镇依山而建,一条湍急的小河横穿而过,青石古道旁至今仍然林立着有些年头的马店和饭馆,让人感觉到昔日马帮的热闹气氛。
那柯里的茶马古道
昔日的拴马桩
小镇如今已经是一个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点,所幸大都依然是当代的云南人,虽然待客没那么热情奔放,但都朴实忠厚,让人感觉亲切踏实。晚饭后找到进山的茶马古道拾阶而上,可惜已经开始日落西山,山静草深,只能匆匆走了一段。这段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现在仍然可以直达普洱,有机会挂上一只叮咚作响的马帮马铃,一路走到普洱市去。
通往普洱市的茶马古道
出那柯里镇沿国道G8511继续向昆明方向行驶,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磨黑镇了。磨黑,应该是记忆最深的两个字,从记事起,母亲就常常给我讲她年少的时候随外公的马帮到磨黑驮盐运茶的事,母亲常常提到马帮的生活非常艰苦辛劳,人到累极了的时候,拖着马尾巴也能边走边睡,但从母亲的神态上看得出,她依然是很喜欢那段经历带给她的新奇和惊喜…。
磨黑镇是东北方向的茶马古道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这里还盛产岩盐,在过去对滇中地区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食盐开采地,但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开采价值。如今的磨黑地区已经很少种植茶叶了,而是以种植烟叶为主。保留下来的茶马古道也为数不多,几经周折,在山间放牛老汉的指引下,翻过一个山后到了保平村。
群山之中的保平村
在村头和一位正在休息的老人家质询了一下,得知以前这里叫孔雀屏,有几十户人家,茶马古道,昔日的马店和客栈仍在。提到以前马帮的事情,老人家兴奋起来并说道,他小的时侯,整日里马帮来来往往,很是热闹......,而如今都是汽车运输了,已经很久没有马帮来了。
昔日的马店和客栈
辞别老人家,沿着青石古道婉娫穿过清静的山村,步行进山。古道旁是熟悉的杂草昆虫,久违的紫苞尽管没成熟变紫,但也透着喜人的鲜红色,可以一路走一路摘着吃,也让人心情愉快,脚下轻松起来。步行了半个多小时,古道渐渐变成了一条土道,伸向远山的丛林中,行单影只,草深掩埋了道路,只能就此折回返村了。
从普洱市出发,向西北方向进入西藏地区的茶马古道经过大理后,就到了剑川沙溪。沙溪也曾经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的驿站,这里以白族为主,黑潓江从古镇的东边缓缓流过。沙溪四周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盐井,曾经也是主要的食盐集散地。登上华丛山远望沙溪,寺登街贯通了整个沙溪古镇,因这里地处偏远地区,所幸至今完整地保留了古戏台、马店、寺庙和寨门,并入选了101个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沙溪古镇规模不大,大半天时间就能逛得脚熟,踩得溜光放青的石板路,木隔板的商店,红土夯筑的墙,青瓦的屋顶…,但如今的沙溪也因为成为旅游热点地区而在修缮改建中,所幸建筑都是本地人自己采用传统方式和传统建筑材料在复制老式的建筑。赶上了节假日,游客接踵而至,沙溪古镇也就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热闹大集!
穿过沙溪古镇的茶马古道
古戏台是沙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沙溪坝的文化中心。每逢节庆日,分布在沙溪坝周边的各村各寨的村民都会穿上干干净净的民族服装来此集会,或表演或观看,场面热烈欢快,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精神大餐,也一扫平日田间劳作的辛苦。而沙溪古镇的古寨门不是很起眼,如果不特别的留意,可能就一辈子错过了。
沙溪的古戏台
沙溪的古寨门
横跨黑潓江的沙溪玉津桥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玉津桥对沙溪镇的居民而言,是清晨到田间劳作,傍晚归家的必经之路;对游客而言,是一处必去观看的景点;对建筑师而言,是一座历经风雨几百年至今仍然完好的石拱桥古迹;对分布在黑潓江两岸的沙溪坝的村落而言,是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结点;对马帮而言,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又一个旅程碑。
沙溪古老的玉津桥
沙溪古老的玉津桥
华龙村与沙溪古镇隔江而望,茶马古道穿村而过,村子依华丛山而建,完整地保留了云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古村里大部份居民为白族,生活富足,大都擅长雕刻。村民质朴、友善,见面相互问候打趣。来的时候正值水果成熟的季节,见我是一个外乡人,茶马古道旁的村民即刻爬上果树摘梨待客,并告诉我说可以直接吃,不用清洗。这天正好是当地的火把节,村民们都在先人的坟前点燃一个火把,以示祭奠。
华龙村
古朴的华龙村
友善的华龙村人爬上茶马古道旁的果树栽梨待客
穿越华丛山的茶马古道盘山而上,坡度爬升较大,经过多年的雨水冲涮,许多地段是云南特有的红土路了,碰上雨天,红土湿滑且粘鞋底,鞋底会越走越厚,红泥也会顺着鞋往上移动.....,可以想象马帮的确非常艰辛劳苦。 茶马道路虽然湿滑难行,但路旁近两米高的高山杜鹃,无数不知名的野花,茂密葱翠的树木和植被,也添加了许多攀登的乐趣。
在深山老林里的茶马古道上也能遇到国外旅行者
位于华丛山海拔2700m的高山草旬上散布着三个天然的大水塘,作为沙溪坝的备用水源,一户彝族人家从山里的彝寨迁到水塘边,专门看护这些珍贵的水资源。除了时不时会有鱼儿从水中跃起,水鸟匆匆从水面掠过, 水塘平静得出奇。淅淅沥沥的雨终于停了,云散天蓝,阳光暖洋洋的,松树也在轻风中沙沙作响,四周开始弥漫起青草,野花和水塘的味道…。
山里的彝族人家
路过彝族人家的门口时,主人很热情地邀请到家作客。进屋后,大家围座房中央的火炉旁彼此问候闲聊。谈话间看了一眼火炉,做工非常精良,便问主人是哪里制作的。主人说是专门到中旬香格里拉请来的,如此可见火炉在彝族人家中的份量。抬头向墙角看去,忽然发现房屋正对着户门的墙中央竖着一簇草,主人看到我有些疑惑,便笑道,这可以保平安,是一种习俗。
好客善良的彝族人家
彝族人家房屋中央的火炉
墙的中央竖着一簇草,是一种祈求平安的习俗
彝族人家种植的土豆
告别热情的彝族人家,没走几步就到了树林旁的第三个水塘。水塘边长满了翠绿的青草,开满了绚丽的莲花。正对着水塘发呆,一群彝族少年吵吵闹闹地跑了过来,并很热情地邀我下水塘游泳。看到我带着相机,便问我会不会给他们拍照?我笑着说,只拍光屁股的照片,穿裤子的不拍了。小伙们闻声一哄而散,不一会全都赤条条地跳入水中戏水去了,一阵阵欢快的声音也开始在空旷的水塘上激荡开来。看着这群无忧无虑的彝族少年,忽然回想起小时候在草坝野塘游泳撒野的情景,那时侯也没有泳裤,小伙伴们也都是光着屁股游泳……。
开满野莲花的水塘
在沙溪的最后一晚,正好赶上火把节,四方街上竖立起一颗十几米高的松树,树上捆满了稻草,节日开始时,树被点燃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大火把。周围的人也手持火把,把松香粉从火把上用力撒出,随即一团鲜艳的火焰腾空而出,空气中也立刻弥漫起阵阵松香的气味。此时的古戏台上,也开始轮番上演起沙溪坝各村各寨的节日。天也有情,淅淅沥沥飞起了小雨,一时间,水火相融,更加地热闹起来……。
火把节
火把跳尽最后一颗火苗,人群渐渐散尽,雨后街空,茶马青石古道泛着湿漉漉的青光,催人夜归。空寂的四方街上,只剩下了几盏困灯,三俩夜谈客…,沙溪,只在雨夜里有,走还是不走,这条茶马古道会一直都在。
深夜里的古戏台
夜幕下的沙溪茶马古道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将世界收入囊中!
云南网讯(记者杨猛左超)5月20日至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西双版纳现场办公会。会议强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要铆定目标、坚定信心,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率队调研并讲话,省
由于西双版纳州三县(市)均属于陆路口岸,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加强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旅游团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旅发电〔2021〕334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范围的公告》要求,“自2021年12月
在奔涌的时光洪流中,一个个新老地标的交替,给云岭大地壮阔的发展征程中留下了生动的注脚,让我们从中读懂云南乃至中国不断前进的精神密码。编者按地标,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个性、气质和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是这个地方发展的象征、文化的载体。
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告庄西双景”为傣语,汉译为“九塔十二寨”,这里以
坐落于西双版纳澜沧江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的告庄西双景,被誉为“西双版纳第一印象”,汉语译为“九塔十二寨”。到达告庄西双景最先看到的是西双版纳标志性建筑——大金塔,大金塔又称景洪大金塔、缅甸大金塔,是傣族地区最具代表的文化符号,这里是游客们首选
出来旅行快一个月,从西南的成都,到西疆的伊犁,再到滇南的西双版纳,跨越了近半个中国。西双版纳玩了一周后,对西双版纳最大的印象,便是这里的美女实在是太多,一天见到的美女比一年见到的都多。夏季的西双版纳,几乎看不到一个穿长裤的姑娘,要么是这边的
西双版纳是个神奇的地方,如果你想不出国也感受到浓郁的异域风情,那么,西双版纳就是我们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在滇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一条梭罗江弯弯曲曲,在勐仑镇绕了个大圈,形成一个葫芦形的半岛,这里就是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所在地,这里也是亲子旅行最喜
#头条创作挑战赛#最近总是在网络上刷到“总要去趟西双版纳吧”“来西双版纳成为自己的公主”,翻着一张张氛围感满满的美照,坐不住了。女生总是会被好看的东西吸引,终于上周和姐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西双版纳。
现在这是西双版纳旅游的黄金时期,想来西双版纳旅游的朋友,一定带上这篇景点➕美食➕交通行程最全攻略❗✨西双版纳旅游必去九大景点1⃣星光夜市:据说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夜市,一边品尝傣族美食,一边欣赏傣族风情2⃣景洪大金塔:塔高66.6米,寓意一江
行程准备:防晒霜、遮阳伞、遮阳帽、驱蚊液、青草药膏、拖鞋交通:飞机飞往住宿:推荐住告庄附近,住宿环境和性价比都不错,去哪里都很方便,楼下就是星光夜市。西双版纳景点比较分散,出行建议租车。行程推荐:Day1大金塔→曼飞龙烤鸡→星光夜市→六
(接《一段美的旅行(兴义篇)》)在兴义旅游两天后,我们又坐火车到了昆明。在昆明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中午我们又乘动车到了西双版纳。下了动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可比兴义热多了。西双版纳站是中老昆万铁路重要的一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
西双版纳的风景区很分散,佛教寺庙、民俗和热带雨林风光是西双版纳的特色,此外,它还是孔雀的故乡和野生动物的王国。1.野象谷西双版纳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骑象之国”。因此,怎么能来到西双版纳。不仅可以看到成群美丽的孔雀,还可以看到野生大象和其他动物。
这里安放着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历史代替曾经的傣王在行宫“巡幸”,鹦鹉和大象会是成为你最忠实的歌者和舞。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曾冠霖如果你也憧憬着异域风情的东南亚,那不如来彩云之南最南端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旅游#近日我在深圳出差完毕后,与家人通了下电话。听到重庆仍高温不减后,我思索半天,权衡利弊后,决定来一场旅行再回火炉历练。又一个风景旖旎、异域风情十足的城市,与之前的西北风光不同的是,南方多了一丝细。
2022探索西双版纳作者:禹城市步云小学四年级二班 邵锦溪兴奋莫过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错,在2022年的夏天,我的家人又带我继续旅行继续打卡新的城市,今年选择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当知道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去不了时,虽然这不是第一次跟爸爸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