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9:56:10 | 浏览:5369
2021年5月30日,云南15头野象继续北迁,已经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当地城管部门调动近70辆渣土车在大象可能途径的地方建立防线,防止大象进城。从墨江算起已经行进40余天,行程400公里,象群仿佛没有停下或返回的意思,继续朝昆明城区方向前行。
北迁象群
我们看到的所有关于这次象群北迁的报道中,都用到了一个词,“迁徙”。在生物学上,迁徙指的是动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定期地沿着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移动的过程。这里要注意的一个特点是,动物迁徙大多发生在南北半球间,一般是定期、定向的、从北到南的。比如西伯利亚的候鸟红嘴鸥每年都会到云南滇池过冬;无脊椎动物帝王蝶夏天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国北方,秋天就南下墨尔本;还有部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会因为其他原因进行周期性的迁徙。迁徙可以说是这些动物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习惯。
滇池红嘴鸥
而这次迁移的象群是是从南往北走,走了400多公里还没有停下的意思,它们更像是在寻找新的长期居住场所。从理论上来说不算迁徙行为,更像迁移,也就是搬家,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教授吴兆录也推测说,这次象群北迁可能不是为了觅食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寻找新的地理单元。
航拍的“野象群”
象群北上的过程中,可能越走越迷糊,为什么植被越来越少,人类居住地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庞大。吴教授猜测可能是领头象经验不足,不但没找到合适的栖息地,海拔也越走越高,能吃的野生食物也很难找到,只能闯入沿途的村寨中“化缘”。
那么什么样的栖息地才是适合大象的呢?
食物充足
亚洲象现在的主食是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野生作物,也会吃香蕉、甘蔗、西瓜和农作物等,有时候会吃草和树皮。所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能为它们带来充足的食物,它们的种群数量也能够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保持增长。
人迹罕至
亚洲象虽然看起来稳重,其实十分容易受惊,它们很害怕陌生的声音,听到一点动静就可能改变原有的前进方向,或是变得暴躁,做出防御性的攻击。而基于从前人类捕杀大象的历史,大象还是比较怕人类的,它们攻击人类大多数情况是出于恐惧。
气候适宜
亚洲象目前都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的野生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现在的它们更适应春夏平均气温30℃以上、秋冬平均气温25℃以上的生活环境。
中原土地上还未被我们的祖先完全涉足的时候,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适合大象生存的,但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几乎被逼到了死角。
公元前2000~1000年前,黄河下游等地还有大批野象分布。过了一百多年,它们就南下到了淮河、秦岭一带,在河南、上海等地的遗址中都发现了亚洲象的遗骸。随着人们在北方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战乱不断,野象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到了公元1050年,长江下游就没有野象分布了,几乎都退到了黔北一带。1830年左右就大量分布在今云南省元江、景东等地。直至今日,中国的野象栖息地被压缩到了西双版纳的勐腊县、景洪县等地。
也就是说,7000年以前亚洲象几乎是遍布中原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但却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着。不过也有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冷造成的南下,在温暖的宋元时期大象的活动范围也明显北移过。
中国野象分布变迁图
中原的亚洲象就最终逼到了中国版图的“鸡屁股”上,以极少的数量苟且偷生。而如今,它们唯一的生存空间也被挤压了,这可能是象群北迁的原因之一。
生存空间被压缩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直存在着保护与开发相互矛盾的问题。绿色生态保护建设的计划路线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也就是说,保护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从西双版纳2016—2025年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西双版纳正在加快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速度。西双版纳将在这段时间内开拓更多更丰富的新兴生物产业,建立特殊产业体系,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落。
这些计划的重点项目就包括:建设云南勐海古茶现代产业园、景洪市“新希望肉牛产业园”、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和生态茶园、勐腊县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等等。十多个生态产业园区的整合、建设势必要开发更多的森林,清除更多的植被来为产业园腾出空间,野象们的生活范围又被压缩一次,离人类频繁活动区越来越近。
气候变暖
最近几年很多云南省的民众都感受到了气候的变化,特别到四五月份,昆明地区好像就不符合“春城”这个称号了。云南省多个市、区都持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景洪的气温更是飙升到37℃以上,昆明市的气温也随时能达到30℃左右。也许象群感受到了气候的变化,认为往北的一些地方的气候也适合生存,所以踏上了北上的路程。
云南持续干旱
自2010年以来,云南持续干旱,汛期降雨量少,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匀。云南全省11个州(市),46个县(区)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全省各地因干旱造成32.24万大型牲畜饮水困难,更别说数量庞大的野生动植物。持续多年的干旱也许让大象觉得云南已经不适合生存,需要前往水量更加丰富的地区。
云南干旱
象群北迁的这一路上,一直被无人机、直升机等设备监控着,可能已经受到了惊吓,不断改变着行进的路程。象群对北方的情况一无所知,只是漫无目的地寻找栖息地,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大象返回原来的栖息地。不过换句话来说,如果不让象群自己选择最终的目的地,恐怕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它们这次反常北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云南网讯(记者杨猛左超)5月20日至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西双版纳现场办公会。会议强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要铆定目标、坚定信心,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率队调研并讲话,省
由于西双版纳州三县(市)均属于陆路口岸,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加强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旅游团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旅发电〔2021〕334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范围的公告》要求,“自2021年12月
在奔涌的时光洪流中,一个个新老地标的交替,给云岭大地壮阔的发展征程中留下了生动的注脚,让我们从中读懂云南乃至中国不断前进的精神密码。编者按地标,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个性、气质和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是这个地方发展的象征、文化的载体。
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告庄西双景 供图)“告庄西双景”为傣语,汉译为“九塔十二寨”,这里以
坐落于西双版纳澜沧江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的告庄西双景,被誉为“西双版纳第一印象”,汉语译为“九塔十二寨”。到达告庄西双景最先看到的是西双版纳标志性建筑——大金塔,大金塔又称景洪大金塔、缅甸大金塔,是傣族地区最具代表的文化符号,这里是游客们首选
出来旅行快一个月,从西南的成都,到西疆的伊犁,再到滇南的西双版纳,跨越了近半个中国。西双版纳玩了一周后,对西双版纳最大的印象,便是这里的美女实在是太多,一天见到的美女比一年见到的都多。夏季的西双版纳,几乎看不到一个穿长裤的姑娘,要么是这边的
西双版纳是个神奇的地方,如果你想不出国也感受到浓郁的异域风情,那么,西双版纳就是我们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在滇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一条梭罗江弯弯曲曲,在勐仑镇绕了个大圈,形成一个葫芦形的半岛,这里就是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所在地,这里也是亲子旅行最喜
#头条创作挑战赛#最近总是在网络上刷到“总要去趟西双版纳吧”“来西双版纳成为自己的公主”,翻着一张张氛围感满满的美照,坐不住了。女生总是会被好看的东西吸引,终于上周和姐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西双版纳。
现在这是西双版纳旅游的黄金时期,想来西双版纳旅游的朋友,一定带上这篇景点➕美食➕交通行程最全攻略❗✨西双版纳旅游必去九大景点1⃣星光夜市:据说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夜市,一边品尝傣族美食,一边欣赏傣族风情2⃣景洪大金塔:塔高66.6米,寓意一江
行程准备:防晒霜、遮阳伞、遮阳帽、驱蚊液、青草药膏、拖鞋交通:飞机飞往住宿:推荐住告庄附近,住宿环境和性价比都不错,去哪里都很方便,楼下就是星光夜市。西双版纳景点比较分散,出行建议租车。行程推荐:Day1大金塔→曼飞龙烤鸡→星光夜市→六
(接《一段美的旅行(兴义篇)》)在兴义旅游两天后,我们又坐火车到了昆明。在昆明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中午我们又乘动车到了西双版纳。下了动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可比兴义热多了。西双版纳站是中老昆万铁路重要的一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
西双版纳的风景区很分散,佛教寺庙、民俗和热带雨林风光是西双版纳的特色,此外,它还是孔雀的故乡和野生动物的王国。1.野象谷西双版纳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骑象之国”。因此,怎么能来到西双版纳。不仅可以看到成群美丽的孔雀,还可以看到野生大象和其他动物。
这里安放着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历史代替曾经的傣王在行宫“巡幸”,鹦鹉和大象会是成为你最忠实的歌者和舞。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曾冠霖如果你也憧憬着异域风情的东南亚,那不如来彩云之南最南端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旅游#近日我在深圳出差完毕后,与家人通了下电话。听到重庆仍高温不减后,我思索半天,权衡利弊后,决定来一场旅行再回火炉历练。又一个风景旖旎、异域风情十足的城市,与之前的西北风光不同的是,南方多了一丝细。
2022探索西双版纳作者:禹城市步云小学四年级二班 邵锦溪兴奋莫过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错,在2022年的夏天,我的家人又带我继续旅行继续打卡新的城市,今年选择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当知道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去不了时,虽然这不是第一次跟爸爸单